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产生的心理感受,而音调则是频率的主观属性。助听器验配师需要掌握其产生的生理基础及其相关的听觉现象,如听觉疲劳、适应、响度重振,为助听器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现象进行指导。 响度的感觉可能和听神经系统中的两个神经参数有关: 1. 神经冲动的速率 2. 发生冲动的神经的数量 一、频率对响度的影响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有不同的敏感度。1kHz的纯音在0dB HL时就可被察觉;而20Hz的纯音则在70dB HL时才可被察觉。这种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敏感也表现在听阈以上的情况。所以当不同频率的声音有同样响度的时候,它们的强度并不一定是一样的。 这样就产生了等响度曲线,即把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纯音和1kHz的纯音做等响度的配对。把1kHz的某纯音的强度值作为在其等响度曲线上别的频率的纯音的响度级。这个单位被称之为“方”。 二、强度和响度的关系 方的单位把频率和敏感度或响度级联系了起来,但没有把强度和响度联系起来。通过大量心理物理的测试,人们发现响度和强度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强度的幂有关:响度=强度0.3x常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强度每增加10dB,主观的响度就增加1倍。 三、时值对响度的影响 1. 时值的整合 在时值小于200ms时,纯音的响度将随着给声时间的减少而降低。这就意味着如果使用很短的纯音,需要一个较高的强度才能使受试者听到,或者说受试者的听阈会被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在做纯音测听的时候,给声的时间不得小于500ms。 随着给声时间的缩短,阈值就会提高,这是因为随着给声时间的缩短响度逐渐下降。此外,纯音的情况和宽带噪声的情况有所不同。 2. 适应和疲劳 适应:是神经感受器的响度的改变。即在刚开始刺激的几分钟内响度的下降。其测试必须在有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如响度平衡实验。如果用纯音做测试声,只有在感觉级小于30dB时才会有适应的现象。高频率的声音可引起更明显的适应现象,而调制音可以减少适应现象的发生。 疲劳:当刺激的强度超过了可以保持生理性反应的强度时所发生的敏感度的改变,即阈值的改变。其测试必须在刺激停止以后才进行。 3. 异常响度现象 病理性的适应:是在给阈上连续声的时候响度很快地下降,发生在耳蜗后的病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神经的病变而不能维持所需要的冲动。临床上用音衰试验来测试。 重振:是和耳蜗病变有关的响度的异常快速增加。重振可能与外毛细胞的损伤有关。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和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等可用于检测重振现象。 四、频率带宽对响度的影响 如果把一个窄带噪声的波宽逐渐加大而保持总的声压级恒定,可以发现在到达一个“临界带宽”以前,响度不变。而在到达临界带宽以后响度则逐渐增加。临界带宽对很多心理声学实验都很重要,并引出了以下的概念:听觉系统是一系列互相重叠的带通滤波器。 五、强度变化的察觉 差别阈的测试往往是用两项强迫选择法(2AFC)以达到75%的水平,或者是用信号觉察理论的d’=1作为标准。 对宽带噪声来说,根据Weber’s定律△I/I=常数 差别阈为0.5-1dB,适用于20-100dB HL。 对纯音来说,与Weber’s定律略有差异,且随着感觉级的上升,△I/I会减少。
地址:定州市建设街老人民医院红绿灯东南角神州鸿声助听器
电话:0312-2330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