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耳朵眼有一段皮肤上有一种变型汗腺叫耵聆腺;外耳道皮肤也有一种皮脂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耵聆腺体的分泌物不时地通过开口向外排出,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的原始耳屎,它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耵聆,堆集在耳道眼里 。 耳屎富含的油脂可以滋润耳道中的、能阻挡尘埃颗粒的细毛。耳屎和细毛能防止昆虫等对耳朵的侵害。同时耳屎“味苦”,小虫尝到耳屎的苦味也会返回。富含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温度和湿度,使鼓膜不致干涸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耳屎和细毛能使耳道空腔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 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只能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所以,不清理耳屎是不行的。
如果形成频繁掏耳屎的习惯,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掏耳屎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刺伤耳膜,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
综上所示,我们要正确对待耳屎,不能长期不挖,也不能太过频繁地挖,我们也可以自己掏耳,但应做到如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地址:雄安雄县铃铛阁大街五道口红绿灯东南角予声助听器
电话:0312-5813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