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掏耳屎,耳朵会被耳屎堵住?会变聋?会得病? 不好意思,让大家失望了——不掏耳朵,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耳屎本来就不用掏! 耳屎的专业名叫耵(dīng)聍(níng)。它是源自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腺体分泌物,包含着来自一两千个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包括脂肪酸、胆固醇、角鲨烯、甘油三脂等),还混合了灰尘和皮屑。
虽然被称作“屎”,但它其实很有用: ①润滑保湿:防止耳道过于干燥。② 阻挡外界异物:耳道皮肤的细毛被油脂滋润,灰尘、异物才能被拒之耳外。③ 防噪:缓冲传入耳中的强声波,防止耳膜被剧烈噪音震伤。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认为耳屎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具备抗菌效果,但还并没有形成定论。 不过至少耳屎对耳朵的保护作用是的确存在的。而且它堪称“模范员工”,不但有用,还能自我清洁。 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且有自洁功能:比如当你开口说话、咀嚼以及头部的活动中,小块耳屎就会松动脱落。
所以大部分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反而经常掏耳朵会造成很多危害!比如: 摩擦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不节制掏耳朵可能会把耳屎推向外耳道深处(尤其是棉签类的挖耳工具),更容易导致耵聍栓塞。(耵聍栓塞通俗来说就是耳屎在外耳道聚集,堵住了。) 因此,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就曾提醒大众不要过度清理耳朵,也不要将包括棉签在内的任何东西塞进耳朵。[1] 当然,如果你的耳屎特别多堵塞严重,已经影响到听力和正常生活,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挂耳鼻喉门诊,医生会给你进行专业的“掏耳服务”,不但卫生、便捷,还比外面的采耳店便宜哦!
有很多人不抠耳朵就觉得耳朵痒不舒服,抠了又什么都抠不出来,有的时候还会觉得耳朵里油油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耳朵发痒并不都是耳屎的锅!还可能跟以下情况有关: 1.细菌感染 当外耳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慢性感染,导致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疼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等出现。 2.真菌感染 外耳道的管道“迂回曲折”,一旦局部潮湿、时间久了,就会继发真菌感染,也会出现耳朵发痒。这种痒的感觉非常强烈,可以说是“奇痒无比”,而且经常反反复复好不了。 (耳真菌感染) 3.耳屎或外耳道异物 正常的耳垢是片状、松软的,如果继发感染或聚集成了硬块,容易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继发性炎症,造成耳道发痒。外耳道异物也会导致出现类似的情况。 4.过敏反应 主要是耳朵局部皮肤的湿疹,在吃母乳的婴幼儿身上多见,是由于皮肤接触母乳后受到刺激所致。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常常在鼻痒、上腭发痒的同时,还有耳道发痒。 此外,螨虫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也可能出现耳朵痒,这是过敏性鼻炎影响到耳部的症状,但并不是“耳道里寄生有螨虫”。 所以,耳朵痒不一定是“耳屎”作祟,要先找到引起耳朵痒的原因,才能进行正确的处理。 至于觉得耳朵油,那是因为耳垢也分湿性和干性的。干湿和遗传相关,“油耳朵”也不是啥疾病。
即便是湿性“耳屎”也有流动性,就像我们平时倒蚝油,刚开始会有点儿黏住瓶子,但如果你抖一抖(多做张口活动),就会掉出来了。 所以,平时用棉签清洁一下外耳廓就行。
予声助听器安国店关爱您的听力!
地址:安国市 药华大路汽车站 斜对面 予声助听器
电话:0312-5310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