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配须知 |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选配须知> 耳科疾病 |
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及其伤害 |
神州鸿声全国连锁500家,国家三级执业医学验配 2015-11-16 08:58:15 作者:角门助听器——听鹂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噪声对内耳的损伤主要有: ①机械性损伤:声波传入内耳,其强大流体发生涡流冲击蜗管,造成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液混合中毒,毛细胞变性坏死。基底膜受振动后,网状层产生微孔,使内淋巴渗入,同样可引起钾离子过高,而致毛细胞坏死。 ②血管收缩:噪声刺激使耳蜗血管收缩,组织缺血坏死。 ③代谢紊乱:细胞出现无氧代谢,使蛋白质、脂类和葡萄糖原无法进行分解和合成。 噪声性耳聋有什么表现? 临床表现:早期仅有高音调间断性耳鸣,渐渐变为持续性。初期耳聋是可逆的,隔离噪声后多能恢复。早期听力损害在3000~4000赫非语言区,故自己觉察不出,逐渐累及两端6000~8000赫和1000~2000赫,可成为明显的不可逆性听力损失。 持续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可持续下降,前10年损伤较快,以后则发展缓慢,并向低频处扩散,晚期可呈低平曲线或岛状听力,但很少全聋。 一般来说,在刚接触噪声环境时,都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多数人经几日或几周后就会逐渐适应,这种情况不能算是噪声性耳聋。但是,如在接触噪声环境几个月或者几年后逐渐出现耳鸣,并且持续不断,表现为高调蝉鸣样或像低调机器声、吹风声,甚至车间的声音总在耳内不停,就应当及时听力检查。 因为噪声性耳聋先损伤高频区听力,在生活中并不能觉察出来,借助仪器才能证明有没有耳聋。 噪声早期损害3000~4000赫非语言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耳蜗基底近前庭窗外,易遭受噪声侵袭,其血运亦较其他处差; ②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较强低频音的损伤; ③不同频率声音使内淋巴流向不同方向,即低频音椎基底膜向蜗孔,而高频音则推向蜗窗,两者交界恰位于4000赫基底膜处,接受张力最大,故首先遭损伤; ④外耳道共振频率在3000~4000赫,此声最强,破坏力亦最大,噪声达80分贝以上即可损伤耳蜗功能。 初次接触噪声有以下不适应感受者,表示易遭受噪声损伤:①暴露噪声数小时即感头晕、头痛、耳痛、耳鸣和耳聋者;②出现周身不适,如疲倦、心情抑郁、失眠、心血管刺激反应(如心律不齐)、高血压、心电图ST段低平以及血糖、胆固醇增高,胃肠蠕动加快,消化道溃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