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关于耳闷的病机研究相对不多,其发生可能涉及到从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甚至面神经、颞下颌关节等任何一部分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一般地,常见的外耳疾病包括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等。中耳疾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等。内耳疾病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以上疾病均伴有其他症状,如耳痛、耳溢液、听力下降、眩晕等不适,因此临床上较易发现并常能得到及时诊治。
而生活中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可以导致耳闷涨感的疾病,临床上称为咽鼓管功能障碍。要了解它,首先要了解咽鼓管。它是沟通鼻咽及中耳的一个管性结构,具有引流中耳分泌物、防止逆行感染、阻声和消声以及通气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在吞咽、打哈欠、咀嚼等情况下咽鼓管可以开放,完成一次通气,以调节中耳内外压力平衡。若压力失衡,则可引起耳闷。坐飞机时,上升越高大气压越小,此时中耳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不平衡,便产生耳闷的症状。临床上,也常用捏鼻鼓气、捏鼻吞咽以改变中耳内外压力的方法来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
目前医学上将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三类,包括延迟开放、过度开放、气压型。气压型与坐飞机耳闷的情况类似,但吞咽、打哈欠、咀嚼等动作并不能缓解症状,只有回到原来之海拔后症状方可缓解、消失,一般不需要处理。延迟开放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咽鼓管开放不良,如腺样体肥大、鼻咽部炎症、咽喉反流等,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若控制不佳,则可尝试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该术式最早由 Ockerman 等 于2010 年首次报道应用,在国人的应用中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观察。另外,也有学者将传统咽鼓管吹张术进行改良,实施内镜引导下的咽鼓管吹张术。该方法具有简单、准确、经济且可反复操作的优点,目前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而咽鼓管过度开放常伴有自听增强,因此需要与上半规管综合征相鉴别。而口服避孕药、过度减肥、风湿病等是过度开放的常见诱因。治疗主要包括咽鼓管腔腐蚀、局部脂肪移植、雌激素注射等。
综上,如果耳朵闷,可做吞咽、打哈欠、咀嚼、按压耳廓等动作,以求改善,若效果不佳,最好到医院就诊,以求早诊断、早治疗。
热线电话:0312-8398559
地址:博野县博兴中路中医院西行一百米路北